2018年,我省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部署,出臺省委1號文件系統推進,召開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和全省鄉村振興大會作出進一步安排,制定系列政策文件,有力有序推進各項工作,全省鄉村振興實現良好開局。今明兩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關鍵是抓好落地落實。
做好“三農”工作,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央1號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部署,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農”領域必須完成的硬任務,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抓好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設目標,扎實推動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農業農村重點改革和農民增收等工作,統籌推進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確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一、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硬任務
(一)狠抓脫貧攻堅重點任務落實。聚焦脫貧目標標準,實施年度扶貧專項方案,重點解決好實現“兩不愁、三保障”面臨的突出問題。抓好貧困人口住房安全保障,高質量完成易地扶貧搬遷和農村危房改造任務,持續推進農村土坯房改造行動,統籌做好公共服務、產業就業等后續幫扶工作。開展深度貧困地區住房建設技術幫扶,培訓農村建筑工匠,實施全過程監管和指導,強化各類農房建設項目質量安全。創新完善扶貧產品銷售體系和產業扶貧帶貧益貧機制,推廣用好“四川扶貧”集體商標標識。強化就業扶貧,加大貧困勞動力技能培訓和轉移輸出力度。聚焦特殊貧困群體,精準落實醫療、教育、養老、社會保險、低保、殘疾扶助等扶貧保障政策。持續推進交通、水利、電力、網絡、生態等扶貧,超前實施2020年度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統籌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定點扶貧、省內對口幫扶、駐村幫扶。推進扶貧扶志行動,健全群眾參與脫貧攻堅工作機制。做好非貧困縣非貧困村貧困戶脫貧工作。2019年實現50萬貧困人口脫貧、1482個貧困村退出、31個貧困縣摘帽,藏區貧困縣全部摘帽;到2020年全面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實現貧困縣全部摘帽、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二)集中全力攻克深度貧困堡壘。落實涼山州、阿壩州、甘孜州深度貧困脫貧攻堅實施方案,聚力推進住房、產業、基礎設施等“七大攻堅行動”。全面落實綜合幫扶涼山州打贏脫貧攻堅戰支持政策和工作措施。統籌省內發達市縣、高等學校、醫院、國有企業和金融機構等對口幫扶力量,實施組團式、集團化全域結對精準幫扶。加大對貧困發生率高于20%的深度貧困村脫貧攻堅幫扶力度。推動建設成都·大涼山農特產品加工貿易園區,建好成阿、甘眉、成甘、德阿、佛涼等飛地園區。
(三)建立完善穩定脫貧長效機制。保持扶貧政策的延續性和穩定性,對已脫貧對象繼續給予扶持,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銜接,將已摘帽的貧困縣優先納入鄉村振興戰略支持范圍。開展脫貧返貧動態監測,統籌抓好“回頭看”“回頭幫”,完善穩定脫貧長效機制。加強扶貧風險防范,抓好扶貧專項巡視發現問題整改工作,深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統籌開展脫貧攻堅督查考評,切實減輕基層負擔。總結提煉脫貧攻堅的實踐創造和精神成果,修訂《四川省農村扶貧開發條例》。研究謀劃2020年后的扶貧戰略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