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
到2020年,我市要實施村民小組通達通暢工程3.5萬公里,農村集中供水率要達到85%、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0%,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
圍繞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深入實施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加快推動公共服務下鄉,不斷滿足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是全面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到2020年,我市要實施村民小組通達通暢工程3.5萬公里,村民小組通達率達到98%,通暢率達到80%。同時,推進城鄉客運服務一體化,推動城市公共交通線路向城市周邊延伸,實現具備條件的行政村通客車。
二是大力加強農村水利建設。全力推進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扎實推進彭水鳳升、黔江羅家堡等水庫建設,基本建成南川金佛山、巴南觀景口大型水庫主體工程,加快涪陵雙江、江津鵝公等95座中小型水庫建設。到2020年,農村集中供水率要達到85%,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0%。以保護人口集中、鄉村密集區河段為重點,實施中小河流重點河段綜合治理478公里。
三是加快農村電力和通訊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推進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新建及改造農村電網線路7000公里;加快推進寬帶網絡向村莊延伸,推進提速降費。
四是加快發展鄉村社會事業。持續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建設標準化村衛生室,為鄉鎮衛生院配備主要數字化診療設備;整合各類農村文化惠民項目和資源,到2020年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
五是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繼續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城鄉養老保險和城鄉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落實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推動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隨經濟發展而逐步提高;統籌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完善社會救助政策,及時調整農村低保、優扶安置、農村特困等社會救助保障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