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壯大鄉村產業促增收——
到2020年,特色產業新增面積280萬畝,全市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達到2.2∶1,建成100條鄉村旅游精品線路
學好用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兩山論”,走深走實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兩化路”,著力在深化結構調整中做大優勢特色產業,在延伸產業鏈條中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在拓展農業功能中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推動農業“接二連三”。
聚力發展柑橘、榨菜、檸檬等特色產業,到2020年新增面積280萬畝,做優多品種、小規模、高品質、好價錢的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其中,努力將巫山脆李打造成為中國南方脆李第一品牌,把奉節臍橙打造成為中國臍橙第一品牌,將以涪陵區為中心的龍眼荔枝種植區打造成為全市重要特色水果基地。
支持優勢區域打造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到2020年全市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要達到2.2∶1。同時,要支持發展適合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經營的農產品初加工,支持符合條件的縣域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建成一批農產品專業村鎮和加工強縣。對吸納就業多、稅收貢獻大、帶動農戶增收效果明顯的農產品加工企業按照有關規定實行以獎代補。
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升級行動,推進農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健康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到2020年,要建成100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鄉鎮、100條鄉村旅游精品線路、1000個示范村(點)。
做活做強鄉村流通業,到2020年基本實現城鄉物流配送一體化,實現“鄉鄉有網點、村村通快遞”;全力提升鄉村新型服務業,加快培育以耕、種、防、收為主的多環節服務的社會化服務組織;深入實施“智慧農業·數字鄉村”建設工程,到2020年,累計建成“互聯網小鎮”250個、“互聯網村”2500個,“益農信息社”實現行政村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