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川省委1號文件《省委省政府關于深入推進農村改革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的意見》共分8個部分30條,主要涉及培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強化農業支持保護政策、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健全農業可持續發展機制、創新幸福美麗新村建設機制、完善扶貧攻堅機制、創新農村社會管理等工作重點,每個部分都突出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強調體制機制創新,在相關政策和工作部署上亮點多、措施實。以下為全文
各市(州)、縣(市、區)黨委和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門:
2013年,四川省農村經濟穩步發展,實現糧食生產“七連增”、農民增收“七連快”,農村改革深入推進,農村民生持續改善,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當前,我省正深入實施“三大發展戰略”、奮力推進“兩個跨越”,農村改革發展面臨新挑戰新機遇,迫切要求深入推進農村改革、健全城鄉一體化體制機制,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業持續增產農民快速增收。必須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三農”工作的決策部署,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敢闖新路,通過不斷改革和完善農村生產關系,在更大程度和更高水平上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在農村土地集體所有、農民家庭承包長久不變的前提下,堅持家庭經營為基礎與多種經營形式共同發展,加強政府支持保護與發揮市場配置資源決定性作用功能互補,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發展優質高效農業,走出一條具有四川特色的農業現代化之路。
2014年及今后一個時期,要認真落實好省委十屆三次全會“兩個重中之重”的要求,緊緊圍繞深化農村改革主題和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主線,以促進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為中心,以推進幸福美麗新村建設為抓手,創新農村體制機制,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深入實施扶貧攻堅,創新農村社會管理,確保農村面貌不斷有新變化、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有新提高,努力開創農村改革發展新局面,為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一、培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一)強化糧食保障能力。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加強基本農田建設,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提高糧食單產,確保糧食總量平衡,保障口糧基本自給。積極探索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試點。繼續實施糧食生產能力建設工程,推進糧油高產創建、糧食產業示范基地和豐產示范工程建設。增強全社會節糧意識,在生產流通消費全程建設節糧減損設施。鼓勵符合條件的多元市場主體參與大宗農產品收儲。
(二)加快發展特色農業。繼續抓好現代農業(林業、畜牧業)重點縣和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支持農業園區、現代農業千億示范工程和萬畝億元示范區建設,打造一批千億、百億優勢特色產業。繼續抓好產業、品種、品質結構調整,加快建設“千斤糧萬元錢”糧經復合基地和優質商品豬戰略保障基地,扎實抓好“菜籃子”工程。扶持發展草食動物和水產養殖,建設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萬畝林億元錢”立體高效示范區和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大力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大力扶持民族地區優勢農牧業產業發展。
(三)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實施科技項目法人負責制和科技報告制度。加大財政對農業科技的投入,引導多元金融、風險投資等進入農業科技創新領域。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開展基礎性、公益性研究。加大種質資源保護和農作物、畜禽育種攻關,加強新品種、新技術中試孵化,加強國家產業技術體系四川創新團隊建設,實施現代農業科技創新產業鏈重大項目。以企業為主體建立育種創新體系,實施“種業提升工程”,建設國家級制種基地。推廣“政府購買品種、企業集中繁育、項目配套轉化”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方式。完善農村產業技術服務中心、技術創新中心、成果轉化中心和科技特派員、專家大院。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鼓勵農業科技成果作價入股,建立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基地)。支持發展農用航空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