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正式發布。今年的一號文件再次聚焦農業發展的一系列問題。文件指出,以解決好地怎么種為導向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以解決好地少水缺的資源環境約束為導向深入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以滿足吃得好、吃得安全為導向大力發展優質安全農產品。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食品的質量和安全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話題。但是近年來食品安全危機層出不窮,土地和環境的污染也使得食品安全問題雪上加霜。從2013年年初的黃浦江漂豬事件,到有毒鎘大米,再到乳制品安全危機,中國的農產品面臨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
今年的一號文件中明確提出建立最嚴格的覆蓋全過程的食品安全監管制度。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對此表示,此次文件和以往最大不同在于,從注重數量轉為數量質量并重,以可持續的方式確保數量、質量雙安全。這是解決當前人們對農產品信任危機的根本手段。
食品安全危機使得中國消費者不得不轉向食品安全系數較高的進口食品以及有機食品。國外農商企業也紛紛瞄準中國巨大的食品市場。而且,國內新農人的隊伍也不斷擴大。與此同時,從褚橙、柳桃到潘蘋果,商界精英不斷跨界進入農業領域。
中央一號文件連續14年對農業未來發展的高度關注,為農商企業的未來發展打了一針強心劑,農業未來發展的機遇,吸引了大量資本進入以及大量新農人跨界進入農業行業,但是從目前農商企業的發展中可以看到,中國缺乏懂農業、會經營、會管理的農商專業人才。
熙可集團總裁朱演銘在去年11月開課的首期全球農商CEO研修課程中指出,除了土地的問題外,目前,中國在農業發展上碰到的最大問題就是農商的人才匱乏,以前中國的農業是小農經濟,為了支持小農經濟,農業院校開設的課程并未培養出能夠從事規模農業、現代農業所需的懂農業、懂經營管理的人才,所以今天遇到的最大問題是農商人才的短缺,甚至可以說是稀缺。
作為全球農商CEO研修課程的主辦方之一,熙可集團下屬的熙可卓越知識中心通過整合一套遍及全球的學術及商業管理及領導力培訓資源,通過相關教育、培訓、研討會和論壇將專業的學術知識與商業領域的實踐相結合,在農商人才需求和生物圈城鄉統籌發展之間建立起有機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