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短養長
一開始養土雞時,闞緒良困頓了4年,也沒賺到錢,從此之后,他意識到了產品差異化的重要性。先是轉換品種,從養很少人養的定遠黑豬,到培育雪花豬肉,提高知名度。生意上的一切決定都本著差異化原則,讓闞緒良在同行中脫穎而出。
在山上打拼13年,闞緒良終于以為自己迎來了事業的平穩期,誰知道緊接著,危機降臨了!
2018年下半年生豬行情下滑,在滁州當地,很多養殖戶選擇減欄觀望,輕易不敢擴繁。但闞緒良覺得,有危機就有商機。國內市場對豬肉的需求量一直很大,雖然一時行情下滑,但總有上漲的時候,等到那時,誰手里擁有的豬多,誰就能占據更大的市場。危機之下,一些同行減少存欄,行業必將重新洗牌。
闞緒良用房子做抵押,貸款100多萬元,把存欄量從1100多頭增加到1400多頭。養殖量增加了,養殖周期又長,闞緒良的資金壓力很大。2018年底,給豬買飼料都成了問題。
錢沒了,事業就很難再堅持下去。大伙都以為闞緒良抗不過去了,可2018年9月,他在距離養豬場4公里的地方,又新建起一個養雞場。
再次養雞,闞緒良選的品種和以前不一樣了。當地養五黑雞的人少,闞緒良選品種要的就是差異化。他通過朋友圈宣傳,吸引滁州市民來到養殖場游玩。五黑雞養殖三個月就可以出欄,6個月就能產蛋,資金周轉快,這就是闞緒良再次養雞的原因,他想以短養長,把養雞賺的錢投到養豬上,繼續擴大養殖量。
2019年的1月到7月,闞緒良的銷售額超過了300萬元,現在合作社社員也達到100多戶。以前大家不愿意養的定遠黑豬,現在成為老百姓賺錢的寶貝,闞緒良說,能引領當地一個行業的發展,這是最讓他驕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