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養殖遇“寒冬”
不久,小蝌蚪長出后腿和前腿,從水中爬到岸上。方洋本以為接下來只要等著小青蛙長成大青蛙就可以賣錢,但他卻發現一個極為反常的現象,這些小青蛙個頭極小,根本長不大。可還沒等方洋查出小青蛙長不大的原因,他就又迎來當頭一棒,小青蛙開始大批量死亡。
那時候,每天都有成片的小青蛙死去,很多村民下雨沒活干,就跑去方洋的養殖場看笑話瞧熱鬧,一時間方洋成為當地村民口中茶余飯后的談資。雖然之前學習過7個月的養殖技術,但他從來沒遇到過這種情況,很快,小青蛙已經死掉近90%,投入的資金全部搭在里面,父親也勸他及時止損。但方洋不想放棄,他從小和父親哥哥生活在一起,日子過得十分不易,他既然選擇做養殖,就要做出個樣子給大家伙看看。
方洋四處請教翻閱資料,終于了解到小青蛙大批死亡的原因。野生青蛙只看得到動態物體,天生只吃活體飛蟲,但人工飼養的青蛙吃的是靜態飼料,所以人工養殖的小青蛙在上岸后的10天之內,必須教會它們吃飼料,這個過程也叫“馴食”。但青蛙天性膽小,喜愛鉆到掩體下面,方洋的這一批小青蛙就是還沒馴食成功,就全都躲到食床下面,活活餓死了。
余下的小青蛙剩下10萬多只,算起來也只有一兩千斤,根本賣不出多少錢,方洋索性就將這些養成的青蛙,留起來做種蛙育苗。但此時,他已經花光積蓄了,別說給青蛙吃飼料,就是自己吃飯都已經成問題。方洋只得向哥哥借錢繼續養殖,哥哥方勝也不忍弟弟和弟媳受苦,就拿出20萬助方洋渡過難關。見方洋如此堅定,父親的態度也緩和下來,更是主動去養殖場給兒子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