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實施六大幫扶
深入推進以產業幫扶、項目幫扶、教育幫扶、醫療幫扶、金融幫扶、社會幫扶“六大幫扶”為主要內容的高一格扶貧,打好“四場硬仗”,全力助推全省脫貧攻堅。一方面,按照“1+10”大扶貧工作機制,推進全市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提升。另一方面,抓好長順縣、望謨縣等省內“2+9”貧困縣的結對幫扶工作,助推全省10萬貧困人口脫貧摘帽。
七、實施七大重點
一是清潔人飲。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18處,解決11.96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問題。二是農網升級。以農村電網改造升級等為重點,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實現戶均容量2千伏安以上,確保農村用電可靠。三是農房改造。今年基本完成中環線、二環線、花冠路和環城高速沿線“城中村”及貴遵復線、貴甕高速沿線農村房屋風貌改造。四是污水收集。分類確定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技術和治理模式,運用PPP等模式,建設一體化小型污水處理設施、生態濕地、收集管網等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逐步實現城郊村、遠郊村寨污水因地制宜有效處理。五是垃圾清運。以集中居住30戶以上村寨為重點,建立完善垃圾收運處體系、設施設備網絡體系和保潔體系,村莊生活垃圾治理率達90%。六是廁所革命。新建或改造村級衛生公共廁所325個、農村戶用衛生廁所9000戶。七是道路暢通。繼續實施農村公路提等改造項目,創建“四好農村路”示范縣3個。將高速公路、二級公路、通鄉通村通組公路等串聯起來,提高農村路網通達深度和通暢水平。
八、落實八大工程
全面落實產業革命“八要素”,大力實施產業培育、農民培訓、技術指導、組織創新、資金籌措、產銷銜接、利益聯結、基層黨建“八大工程”,適應農業主要矛盾變化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樹立現代市場經濟理念,把玉米等低效傳統農產品調下來,把蔬菜、茶葉、果樹、食用菌、中藥材、生態畜牧業等附加值高的綠色優質農產品調上去。著力實施農產品質量提升工程,推動我市農業生產方式、生產標準、產品質量與國際接軌,提高中高端農產品供給能力和水平,將農村產業革命做深、做實、做出成效,夯實鄉村振興發展基礎。
同時,實施“8+1”城鄉一體化發展攻堅行動,加大對農村水、電、路、氣、訊、房、教育、醫療八個方面的投入,解決好農村留守問題。一是實施“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六個小康基礎設施提升行動,不斷改善提升農村基礎設施。二是強化農村教育醫療保障。統籌推進縣鄉村一體化教聯體、醫聯體建設,探索建立以城帶鄉、城鄉一體、均衡發展的基本教育醫療發展機制。三是著力解決留守問題。采取政府支持、社會參與、志愿服務的方式,建設一批留守兒童、老人關愛服務站。建立完善農村青壯年返鄉就業創業機制,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鼓勵支持在外務工農民返鄉創業就業。(信息來源:貴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