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鄉村面貌看到顯著變化”
問:這次中央一號文件對鄉村建設行動專門用一章篇幅進行全面部署,今后有哪些部署促進鄉村留得住鄉愁,鄉親們生活更美好?
答: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城鄉統籌進一步深化,水電路氣房訊等鄉村基礎設施更加健全,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當前,我們擁有更好的條件,來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來滿足廣大農民群眾對建設美麗家園的追求,讓農民享受到與現代文明生活方式相適應的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
“十四五”時期,要把鄉村建設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位置,力爭見到明顯成效,讓鄉村面貌看到顯著變化。重點抓好四個方面:
——規劃編制。推動各地合理確定村莊分類和布局,加快編制村莊建設規劃,注重保護好傳統村落民居和鄉村特色風貌。
——基礎設施。繼續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著力推進水電路氣房訊等公共基礎設施往村覆蓋、往戶延伸,重點改善通自然村道路和冷鏈物流等既方便生活又促進生產的基礎設施,探索建立長效管護機制。
——人居環境。啟動實施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從農村實際和農民需要出發抓好分類改廁和污水處理,逐步提高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和生活污水處理率。
——公共服務。持續推進縣鄉村公共服務一體化,推動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資源在縣域內優化配置,不同層級明確不同建設重點,滿足農民不同層面的需求,實現功能銜接互補、資源統籌配置。
對于鄉村建設行動,包括水電路氣房訊、冷鏈物流等,中央一號文件都作出了相應部署。我從多年地方工作實踐感到,有兩方面需重點關注,一是行政村以下的通村(組)道路和村內主干道,以及附近的資源路、產業路、旅游路這“三類路”;二是冷鏈和物流,比如推進電商上行下行、鮮活農產品的保鮮。這兩方面設施搞好了,既解決農民的生產問題,又解決生活問題,在“十四五”期間要大力推動。
在實施鄉村建設行動過程中,還要完善相關機制。資金方面,除了財政資金,還要更多利用金融特別是中長期信貸資金;主體方面,除了農村內部主體,還要鼓勵社會和企業共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