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088戶當地百姓都成了丁方麗的股東,她的蔬菜大棚也陸續增加到300個。
地方更大了,丁方麗此時卻要縮減其他蔬菜的種植面積,將百分之70的大棚都種上小番茄這一個單品。這是為什么呢?
要想在市場上擁有話語權,就得打造自身核心競爭力,把一個產品做到極致。丁方麗想把小番茄做成自己的拳頭產品。小番茄從種下番茄苗,到果子采摘,只需要50天的時間,周期短,資金回籠快,一個基地一年能種兩茬。除了這個原因,丁方麗在一次市場考察中,也對小番茄產生了興趣。
2016年三四月份,丁方麗分別去了國內的小番茄主產區:新疆、云南和海南。在這三個主產區中,海南的小番茄產量高,卻受氣候限制大都集中在1-4月份上市銷售,而新疆和云南,上市量又比較分散。小番茄作為季節性供應的農產品,很少有人能做到全年上市。
走了這一圈之后,丁方麗算了一筆賬,一個大棚的小番茄產量在2萬斤左右,能產生10萬元的經濟效益。如果她能實現小番茄的全年供應,豈不是掌握了競爭力和主動權?丁方麗下決心,要把小番茄這一個單品做大做強,而且要實現小番茄的全年供應。
甘孜藏族自治州總面積15.3萬平方公里,不光遼闊,各地海拔各異,形成的氣候環境也不相同,只要丁方麗跨區域建基地,就能實現讓小番茄全年生產。
其實丁方麗早在擴建基地時候,就已經在有計劃地選址,她的4個基地,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從北到南依次排列。12月1月,瀘定縣的小番茄進入結果的高峰期。2到8月份,爐霍縣進入生產旺季。9月開始理塘縣的小番茄集中上市,10月11月,道孚縣的小番茄大量采摘。這樣一來,丁方麗就做到了小番茄全年循環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