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西南地區農業企業人力資源狀況
4.2.1公司人員性別比例嚴重失調
農業不同于其他產業,其市場位于并不發達的農村,其就業條件及工作場所也相對較差。特別是銷售類行業,除了扎根城市、服務城市的園林產業外,都是以農村為直接服務對象,因此大家都形成了一個自發的“潛規則”,銷售類職位僅限男士。這并不是對性別有歧視。由于要深入農村走村串戶,有時還要下力氣,這對女士來說都有諸多不便,再加上市場離公司較遠,鑒于安全問題,一般此類植物都不招聘女士。那么以農業類專業出來的女士可以做些什么呢?據調查分析,女士一般都駐扎在公司總部,負責一些管理極其周邊服務的職位。在本次調查中,超過54%的企業選擇了男女比例為7:3這個選項,而達到平衡的企業只占21%。
4.2.2招聘狀況
很多企業都在反映,技術類人才很難招,特別是針對農業類人才交流的招聘會太少,若去綜合類人才招聘會,自己的展臺前“門可羅雀”,而人家的展臺前早已排成了長龍,即使有幾個躍躍欲試的,雖然公司不建議專業是否對口,可人家一問上班地點,多數就打了退堂鼓。一般多數企業去現場招聘會是做品牌推廣。在農業類企業,同樣以服務城市為主的園林類企業在招聘上不存在太大的困難,而其他企業的招聘效果就不怎么看好了。
4.2.2.1 招聘渠道
在招聘渠道上,多數企業將網絡招聘作為首選,因為招聘網站所面向的對象比較廣,不像一般的招聘會,只局限于本地求職者參與,且費用比較低廉,參加一年的網絡招聘會僅相當于參加幾場傳統的現場招聘會,且收效更好。在農業技術類人才招聘會上,57%的企業將其作為第二首選。每年的11月,很多企業都優先于學校統一組織的校園招聘會而舉行自己的宣講會,以便在之前就把優秀學子收至麾下,然后進一步培訓,繼而成為公司的新鮮理論。很多公司目前就抱怨,今年的計劃做晚了,去到學校才知道,優秀的都早被招了,剩下的自己又不想要。不過這走在第一步的多為優秀企業。大企業培訓機制好。一般在大型企業都會定期或不定期對自己的員工進行各種培訓,優秀者可能還會送去進一步深造學習。而很多中小企業的負責人表示,自己根本沒有那個能力與精力去培訓自己的員工,他們一般都招聘有經驗的能立即上手的員工。
4.2.2.2 招聘規模
在人員數量招聘上,近40%的企業選擇了全年招聘數量在50人以上,可見農業類型企業的職員不太穩定,換工作者比較多,且以銷售類最為顯著,除了幾個公司的核心骨干,其下的工作人員基本上穩定率都較差。32%的企業選擇了全年招聘人數為10-20這個區間。綜上,農業類型企業每年的招聘人數都還是不少了,這一方面由于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需要更多的人手,另一方面則是優勝劣汰,企業需要注入新鮮的血液才能進一步發展。
4.2.2.3員工薪資
在薪資方面,除去市場銷售人員,多數企業的薪資都集中在1000-2000元這個區間,這也比較符合西南地區的消費水平,與其它產業的薪資水平大體相當,可見農業類型的企業薪資也不一定比其他產業差,隨著農業企業的不斷發展,其薪資還會進一步提升。本次調查我們設計了1000元以下與5000元以上兩個區間,但是這兩個區間都沒有被選擇。
由于缺乏交流平臺與溝通渠道,很多企業并不知道自己公司的薪資水平處于一個什么樣的水平,是比同行業低呢還是高?43%的企業選擇了不確定。為了給西南地區各企業的職位提供一個薪資參數,有必要成立這樣一個平臺。
在薪資保密程度上,32%的企業選擇了“有非常強的保密性,不允許互相打聽”,40%的企業選擇了“比較強的保密性,知道少數人薪資”。薪資在企業歷來都是一個敏感的話題,加上農業企業有其特殊性,在其薪資發放制度下,不乏有人享受特權,使用另一制度。為了平衡這種關系,使大家能夠較安心的工作,多數公司都采用了薪資保密措施。
4.2.2.4 員工福利
在福利待遇方面,53.57%的企業基本都是按照《勞動合同法》來確保勞動者的合法權利的。這類企業都與員工簽勞動合同,購買社保,享受正常休息、節假日福利,還享受年薪假,職員該享受的權利基本都得到了保障。但農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35.71%的企業在遵循《勞動合同法》的前提下,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購買社保,實行5.5天或6天工作制,享受節假日福利,但是沒有年薪假。總之來說,前面這些企業都是做得不錯的。但仍有7.14%選擇了雖然企業與求職者簽訂了勞動合同,購買了社保,但是正常休息不能保障;3.57%目前沒有執行《勞動合同法》,不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當然也就不給職工上社保了,但能正常休息,其他福利待遇看情況由老板決定。農業企業目前企業間發展的水平還參差不齊,部分企業主還停留在以往的舊觀念上,即只把求職者作為做事的看待,只使用期勞動力,還未把職員作為一種資源,一種不可多得,不可復制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