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9日,袁隆平獲得共和國勛章。
頒獎詞這樣描述袁隆平:他一生致力于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發明“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兩系法”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為我國糧食安全、農業科學發展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杰出貢獻。
進京之前,袁隆平先是下田跟超級稻告別。回去后的第一件事,還是下田。
袁隆平曾有三個與水稻相關的夢想:
第一是水稻畝產超過1000公斤,保障我國糧食安全;
第二是讓雜交水稻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為解決人類饑荒做出貢獻;
第三是希望在我國的鹽堿地上種出高產水稻。
畝產700、800、900、1000公斤……5月9日,三亞早造水稻測產取得畝產1004.83公斤的成績。這是袁隆平團隊全國雜交水稻雙季畝產3000斤項目首獲豐收。
這對實現我國“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和確保“中國的飯碗一定要端在自己手里”的戰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而中國的雜交水稻,早已走出了國門。
“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畢生的追求。為了實現這一宏愿,他長期致力于促進雜交水稻走向世界。目前,雜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亞、越南、菲律賓、美國、巴西、馬達加斯加等國大面積種植,年種植面積達800萬公頃,平均每公頃產量比當地優良品種高出2噸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