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玉米深加工需求
玉米深加工需求主要包括玉米淀粉和玉米酒精兩部分,天下糧倉數據顯示,節后淀粉行業開機率持續大幅下降至47.73%,顯著低于過去兩年同期水平,而玉米酒精行業開機率雖有環比下降至66.46%,但顯著高于去年同期的55.02%,兩者表現迥異。
究其原因,主要源于下游需求受疫情影響的不同,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市場對消毒產品包括75%濃度酒精的需求增加,帶動酒精價格上漲,利潤改善,行業開機率高于去年同期,部分酒精企業如山東濰坊英軒節后開工第一天就大幅上調玉米收購價格。而淀粉下游更多用于淀粉糖、食品、飲料、化工等行業,受疫情影響需求萎縮,帶動行業開機率大幅下滑。
在這種情況下,考慮到玉米深加工需求中淀粉占比相對大于酒精,再加上玉米酒精中工業酒精占比相對較小,我們認為疫情對玉米深加工需求整體偏空。
三、玉米飼用需求
玉米飼用需求主要分為豬料和禽料兩大部分,在我們看來,疫情對生豬與禽類影響亦存在較大差異,其中對生豬存欄恢復整體中性偏利多,主要通過影響節后人員流動性來降低非洲豬瘟再度爆發的風險。2月5日公布的一號文件第15條特別提到,確保到2020年年底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正常水平,在我們看來,實現的可能性較大,因2019年9月能繁母豬存欄同比降幅最大為-38.9%,自2019年10月到2020年12月以14個月計算,恢復至100%水平,每個月環比增幅需要在3.5%左右,其中正常二元母豬存欄周期40個月(6-7胎左右),在目前利潤水平下,正常恢復即降低淘汰即可實現2%左右的增長水平,非正常恢復則主要源于三元回交,考慮到生豬存欄體量,計算出每個月適合回交的數量,再考慮生產性能的下降,實現難度亦不大。當然,需要留意兩個方面,其一是非洲豬瘟疫情會否復發,其二是三元回交母豬生產性能會否達不到預期。
而在禽料方面,我們則傾向于認為短多長空,短期偏利多主要源于疫情影響畜禽產品的需求,導致其出欄不暢,包括老齡蛋雞淘汰受阻,這使得禽類產品存欄高于預期,增加禽料需求。而長空則更多源于畜禽產品價格下跌帶來的養殖利潤下滑繼而影響養殖戶補欄積極性,從圖13和圖14可以看出,蛋雞養殖利潤節后大幅下滑,僅好于2017年,白羽肉雞養殖利潤更是歷年來最低水平,雞苗價格亦有持續大幅下降,肉雞苗更是從節前高點12元大幅下降至0.5元/只。至于到底有多空,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疫情持續時間,因禽類特別是肉雞的存欄周期相對短于生豬,存欄恢復相應更快,再加上目前尚處于季節性需求下降階段,節后禽類產品價格與養殖利潤亦多有下降。如果疫情持續時間較短,則其對禽料需求影響或相對較小;如果持續時間較長,特別是影響到禽類產能,則可能會對后期禽料需求產生較大影響。除此之外,還需要關注國家關于運輸物流方面的政策,因國內動物蛋白整體供應仍存在較大缺口,且需求有部分是因為運輸物流原因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