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為提高該品種生產量,彭潔運用“原原種-原種-生產種”三級種薯體系助紫土豆脫毒。“脫毒后的產量,從每畝1000斤到每畝3000至4000斤。”
三進行規模化種植。彭潔表示,最初村民彭潔回到丈夫的老家瀘州市古藺縣觀文鎮星鳳村,租下50畝土地種植紫土豆,每畝收益近3000元。看到她的收益,對紫土豆的經濟效益持懷疑態度,彭潔便進行示范種植。種植第一年后,種植紫土豆每畝多收益近3000元,和的村民,紛紛與彭潔開辦的公司簽訂合作協議的農戶也開始變多。
現在,種一畝紫土豆能掙多少錢?彭潔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每畝紫土豆產量約3000斤,按收購價2元/斤算,每畝收入約6000元左右;再扣去2000多元的種子和肥料錢,每畝純收入達3000多元。“這只是種植環節的純收入,加上后期深加工的附加值,每畝每年的綜合效益可達近10萬元米,高出普通土豆數十倍。”
▲紫土豆
怎么銷?訂單農業賣出千萬效益,年內開設50家紫土豆形象店
“又定了100噸的貨。”近日,深圳一家生鮮供應企業給彭潔發來100噸的訂單。彭潔表示,目前紫土豆采用“科研+公司+農戶”的訂單農業模式——即先找市場,再抓生產,產銷掛鉤,以銷定產。
近幾年,鮮食紫土豆訂單需求量逐漸穩定,保持在數百噸到千噸之間,并銷往廣東、上海、香港等地。“今年預計產量可達1000噸,產生效益約1000萬元的效益。”
市場需求是穩定了,但彭潔想挖掘更多的產品的附加值。今年,她定下1個“小目標”和1個“大目標”。
“小目標”,是今年在全省開設50家紫土豆形象店。這幾天,記者在四川農業大學(成都校區)附近,看見一家占地50多平方米、名為“薯不勝薯”的紫土豆形象店。這家店從去年7月起對外營業,對外銷售土豆米線、土豆面條等小吃,其中,紫土豆泥是明星產品。“這兩天加盟方案就要出爐了,明年估計能開設上百家。”彭潔信心滿滿。
“大目標”則是,是等紫土豆形象店成規模了,未來自建一個加工廠,將深加工的制造紫色馬鈴薯薯片、薯條、薯餅帶,推向全省乃至全國,和麥當勞、肯德基的同類產品一較高下,打出紫土豆的“四川造”品牌。
采訪結束時,彭潔告訴記者,目前已在成都市溫江區萬春鎮建立一個2畝的紫土豆展示基地,2020年將建立一座薯類博物館。此外,彭潔表示,她現在仍為四川農業大學植物學博士在讀,未來5到8年,還將與母校合作開發水果紫色土豆等新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