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新華網與央廣網信息,改革開放以來第20個、新世紀以來第15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4日由新華社受權發布。文件題為《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全面部署。
文件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文件從提升農業發展質量、推進鄉村綠色發展、繁榮興盛農村文化、構建鄉村治理新體系、提高農村民生保障水平、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強化鄉村振興制度性供給、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強化鄉村振興投入保障、堅持和完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等方面進行安排部署。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韓俊介紹,既管全面、又管長遠,是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相比此前14份一號文件最大的不同。
中央一號文件2004年以后已經發了14個,包括農民增收、農業現代化、現代農業等等,它聚焦一個具體方面。鄉村振興戰略包含了農村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和黨的建設各個方面,它是要對整個三農工作,對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全面部署。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韓俊強調,作為鄉村振興的重點,在實現“產業興旺”的過程中,要確保鄉村經濟的多元化。要鼓勵在鄉村發展環境友好型的企業。沒有多元化的經濟結構,鄉村就靠農業的話,農民就固守在這一畝三分地上,只能是受窮。新的表述是挖掘鄉村多種功能和價值,實現鄉村經濟多元化,鼓勵在鄉村興辦環境友好型的企業。
產業要興旺,“質量興農”戰略必不可少。《意見》指出,要制定和實施國家質量興農戰略規劃,建立健全質量興農評價體系、政策體系、工作體系和考核體系。深入推進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調整優化農業生產力布局,推動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
點擊下頁查看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全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