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凸顯了其固有的“國際化”和“大腕”云集的特點。國外專家學者眾多,各種膚色的代表們共集一堂。統計數據表明,李曼中國養豬大會約有20%的參會代表來自國外,與這一“國際化”特點相對應的是,大會報告采用中英文雙語并全程提供同聲傳譯。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大會迎來了由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獸醫學院院長揣沃·埃姆斯先生親自率領的龐大的歐美專家團隊,據介紹,李曼養豬大會在華舉辦三年來,這么高規格的專家團隊來華交流尚屬首次。此外,大會業內“大腕”云集的特點也再次凸顯,碩騰、易邦生物、美國禮來、天康生物、河南惜水設備、北京六馬、深圳潤農、正大集團、新希望六和、北京養豬育種中心、意大利亞士可、浙江諾倍威、生泰爾等大批國內外領軍企業均以強大陣容參會參展。
我國養豬業近年來飽受豬價“過山車”、疫病防治及環保政策等多個方面的困擾和束縛,李曼中國養豬大會上眾多權威專家帶來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方式,以及成功管理背后的基本科學理念,無疑能為我國養豬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些新的解決思路和辦法;同時,豐富務實及最新研究成果的即時交流也能有效地促進了我國養豬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提高科學養殖水平,促進規模化、集約化養豬業快速健康發展
近年來,為保證生豬供應穩定,減少豬周期對養殖業的影響,我國一直致力于規模化養殖的發展。據農業部統計,2013年出欄500頭以上的養殖場超過25.5萬個,生豬規模化養殖比重達40.8%,規模化養豬逐漸成為行業主流。
伴隨著我國規模化養豬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三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問題始終困擾著行業發展,來自原種、疫病、飼料、環保、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束縛和壓力成為我國養豬業快速健康發展的瓶頸。比如,據有關專家介紹,目前,我國平均斷奶仔豬數是 16 頭,遠低于歐美發達國家平均 20 多頭的水平,這使得養豬成本大大增加,而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在于提高我國能繁母豬的疫病風險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