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一個有1600頭母豬的種豬場,當產仔舍組長。
從我當上組長以后,最大的成果就是:①人員,剛到廠里時產仔舍是全場最大的問題所在,人員變化非常大,人與人之間關系不和諧,對管理人員壓力大,通過廠長和產仔舍管理人員的努力,最后大家能共同努力提高業績。②產量,從我剛到廠里到我接手時,母豬平均產仔數在8~9頭之間。最后通過公司對廠里的支持以及產仔舍和配懷舍共同努力以后,產仔數提升到10~11頭。③母豬炎癥,以前母豬炎癥就是影響母豬發情率的重要問題,最后通過我們對每頭母豬產仔時的消毒和衛生,及母豬的炎癥治療,大大減輕炎癥發生,大幅度提高發情率。……
當時有轉行的想法
從學校實習期到畢業和正式工作都在一家農牧公司上班 兩年里一直在豬場產仔舍 對于產仔舍的工作非常熟悉與了解,對于工作上的問題能很好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