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農民、農村、農業是社會普遍關注的話題。各地新農村建設卓有成效的同時,也面臨著留人難、人才不足等困境。浙江省人大代表何德興建議:給現代農業人才提供事業編制,讓他們安心留下來工作。
“制約農村發展的第一瓶頸就是人才!”浙江省人大代表、義烏市城西街道七一村黨委書記何德興說,現代化農業離不開人才。但他認為,當下懂得農業知識、選擇投身于農業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他所在的七一村,曾多次為了發展“農業生態園”,特意求助組織部門,希望招收懂農業的專業人才來做村官。組織部門也很支持,但招了2年仍無結果。
“(而且)現在大學生村官,講實在的,一般只做2~3年。我已經帶了第3個村官進來,前面2個都已經走了。”何德興說,因為在農村發展,照顧子女、養老等保障方面的壓力比較大,造成了農村農業人才的缺失。
“唯一的途徑,就是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何德興建議,為現代農業人才提供事業編制,讓他們安心留下來工作。
何德興的建議,許多政協委員也感同身受。浙江省政協委員、杭州市蕭山區第一糧食專業合作社社長施妙方也認為,現代化農業建設中,需要一大批有知識、有理想,并立志于科技農業建設的人才。
施妙方說,制定農村科技人才引進政策十分重要,“大學生村官大都是人在農村,心在城市,是一支不穩定的人才隊伍,沒有持續性。”
由此他建議,在引進人才到農村建設的同時,也要重視農業后備人才的培育。另外,對在農村創業的人才,不僅要在產業發展上給予支持,也應在政治待遇上給予鼓勵。
記者了解到,浙江省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今后五年,要壯大農業主導產業,鼓勵支持大學畢業生從事現代農業,培育專業種養大戶和現代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