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農民發巨獎,公司到底賺了多少?
凌繼河:每畝利潤100元,現在利益還不明顯,希望以后有利益
“本來農民糧食種得好,給他們發獎金是應該的,可是沒想到媒體卻給了我們這么多關注和支持。”凌繼河說。
凌繼河是農村土生土長的農民,以前都在家里種田,而且他的田也是種得最好的,前幾年在外經商掙了一些錢,他就想回來投資農業。“我有很深的農民情結,總想回來為家鄉做點事,多回饋農民,回報社會。再加上這些年黨的農村政策好,農業發展前景廣闊。”
說到今年的盈利情況,凌繼河說,現在利益還不明顯,但還是希望有利益,只有一根甘蔗兩頭甜,事業才能長久。“我們將以前做生意時的一些管理經驗用到了糧食生產管理上,采取激勵的辦法,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農民是弱勢群體,他們沒有能力承擔風險,所以我們企業就盡量把風險扛下來,讓他們專注于種糧食,農民精耕細作,產量普遍偏高。”
“綠能農業”股東之一寧江給記者算了一下細賬:今年發獎金140萬元,只是發給了生產人員,還有管理團隊要發100多萬元獎金。扣除各種成本,每畝利潤100元左右,但前期的基礎性投入很大。幸虧有種糧大戶補貼,要不利潤確實太薄。“希望國家能加大力度扶持種糧企業,使國家、企業、農民三贏、多贏,這樣的生意才能長久。”
江西省農業廳副廳長張忠平說:“糧食規模生產是今后的必由之路,綠能農業公司鼓勵和扶持糧食生產規模經營、規模加工等方面的經驗值得借鑒,今后我們也會對這類企業和個人加大扶持力度,營造更好的企業成長環境。”
@網友熱議
不吵不鬧-薇不足道:問了家人,他們都說不知道這個事情,本地電視臺也沒有報道,這個真的是真實的事情么?
海丁_CISA:這賬該怎么算?水稻收購價是多少?種子與農肥農藥成本是多少?1.5萬畝的產出利潤有這么高嗎?
-梁曉婷-:我家也是種田的,咋差別就那么大!
池畔鴉雀惹閑煙:看來國產式機械化農場的確是科技農業的一個方向。
sina_Golden:交稅沒有,收入16萬需要交6萬以上噢。
風云嶺野人:親,回家種糧吧!干杯溺水的鴨子:看那一捆捆的鈔票!突然覺得做農民很幸福啊!
俠之大者-南京:農業工人的模式,值得推廣!
何莎莎繼續迷戀韓劇:做一個有知識的農民好像收入也不錯呀!
紅豆批:這樣獎勵才對得起農民!!!
布雷大叔:種田即將成為2013熱門職業!
(摘自新浪微博)
小編的話
為農民種地種出“職業范兒”喝彩
在這個各單位正發年終獎的當口兒,種糧大戶凌繼河發放的這140萬元年終獎著實搶眼。一時間,眾說紛紜,質疑者有之,艷羨者亦有之。
其實這個數額并不算太驚人,只不過是因為跟種糧、跟農民聯系起來,就讓不少人覺得有點不可思議。但是說穿了,這就是個“規模加技術”出效益的問題。種糧利潤確實低,但是種得多,種得好,自然也能賺大錢,凌繼河也并不是第一個靠規模種糧賺錢的。
讓小編感到格外高興的是,在凌繼河的公司,農民種地已經成為一種職業,每月領工資,年底有績效獎金。公司對他們進行培訓和考核,越會種糧,職位越高,掙錢越多。這對于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都有著積極意義。就像劉高美所說的那樣:“我們現在一心一意只管種田,想方設法多產糧,多拿獎金。”而對綠能農業這樣鐘情于糧食、讓利于農民的企業,政府如何更好地對這類企業加以扶持引導,形成“多贏”的局面,值得進一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