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大學專業琳瑯滿目,但意想不到的是,居然沒有一所大學設立中獸藥專業。”在近日召開的“2012中獸醫藥發展高層論壇暨中獸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盟員大會”上,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常務理事長閻漢平呼吁:要恢復中獸醫藥本科專業的招生,以解中獸醫學后繼無人的燃眉之急。
中獸醫學目前處于三級學科(人醫為一級學科),在中獸藥創新從業人數、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經費等諸多方面嚴重不足。記者在論壇上了解到,在我國正規高等院校中,中獸醫藥作為一個獨立院系甚至獨立專業目前已經不復存在。
據統計,如今能夠從事中獸醫藥傳承教育工作的師資不足百人,全國從事中獸醫藥研發的專業人員不足500人。從1987年到2007年底在《中國獸藥典》上的中獸藥新制劑或產品僅有14種。中獸藥企生產的國標藥典獸藥73.34%的劑型為粉散劑,提取劑型十幾個。創新人才的匱乏嚴重制約中獸藥的創新。
除了人才的匱乏,我國中獸藥產業化現狀也不樂觀。據介紹,我國有300多家獸藥企業生產中獸藥產品,但只有寥寥數百個中獸藥生產文號,具有提取生產線的獸藥企業也為數不多。獸藥生產企業大多以中小規模為主,年產值為500萬元以下的占60%以上,民營企業占85%以上。
然而必須面對的現實是,獸藥殘留已成為影響畜牧業發展的重要障礙。現如今,畜禽產品在人類食品結構中的比重明顯增加,由于一些人工化學合成藥物和生物制品被頻頻作為飼料添加劑和獸藥,甚至過量使用,使得畜禽產品中藥物殘留超標現象日益嚴重。
據介紹,中獸藥則是將中醫藥理論應用于動物身上,以“治未病”作為動物保健的前提。有獨特完整的醫學理論體系,由陰陽、五行、臟象、經絡等學說以及病因病機、診法、辨證、未病先防、治療法則、藥性與組方理論等構成。
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李召虎表示,中獸藥既減少了疫苗及化藥、抗生素的使用,又提高了食品安全的保障制度。因此,從學校層面推動中獸醫學科的發展,也是責無旁貸的。
論壇上與會專家共同呼吁,要將中獸醫學提升為一級學科,在中國農業大學、河北農業大學等農業院校恢復和增設中獸醫藥學院和中獸醫藥專業,建立健全中獸醫藥學教育體系。另外,還應促進中西獸醫、中西獸藥并存共重,共同為我國動物健康養殖和食品安全保駕護航。
據悉,中獸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是由中國農業大學等54家企業、大學和科研機構在2009年9月發起的技術創新合作組織,為政府的科學決策、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科研院所的技術產業化提供有效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