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農業人才網(www.88888263.com)綜合CCTV、新華網信息 2009年入秋以來,云南省遭受了60年一遇的嚴重旱災。干旱已經對一些公司和農業行業產生了影響。云南遭遇60年來最大的旱災仍在持續:反常的高溫、滴雨未下、龜裂的土地、人畜背馱飲用水。記者今日從云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獲悉,截至目前,旱災已造成該省農作物3016.4萬畝受災,絕收801.9萬畝;林地受災面積達4305萬畝;干旱已造成全省農業直接經濟損失近65億元人民幣。
據云南省氣象部門預測,今年雨季將在5月下旬或6月上旬開始,春播期旱情突出,初夏干旱明顯。據云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統計數據顯示,旱災已造成全省小麥、大麥、豆類、馬鈴薯、油菜、蔬菜、甘蔗等秋冬播農作物3016.4萬畝受災,占已播種面積的81.7%以上,其中,成災2049.2萬畝,絕收801.9萬畝;有490萬人、334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
云南省副省長孔垂柱介紹,截至目前,全省秋冬播農作物受災面積已達2124萬畝,占已播種面積的57.5%,林地受旱面積達263萬畝、受旱苗木1.5億多株。全省已有291萬人、148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各州市均已出現旱情,其中文山、保山、大理、臨滄、昆明等地較為嚴重。
記者從云南省民政廳救災處了解,云南全省目前已投入各級抗旱資金3.89億元,出動機動運水車輛12萬輛,臨時解決425萬人和242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實現抗旱澆灌面積1100多萬畝。但全省抗旱救災形式依然嚴峻。
鑒于目前云南旱情嚴重,云南省氣象局還預計全省大部地區2010年的春旱及初夏旱偏重發生,有出現秋、冬、春、初夏連旱的可能,旱災將是造成云南2010年經濟損失最重的氣象災害。為此,云南省氣象局建議省內各地要充分合理利用現有庫塘蓄水,在確保城鄉人畜飲用水的前提下,首先滿足農業用水,適當調整工業用水;在大春作物栽種的關鍵期,抓住每一次降水過程搶墑栽種。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適當調整種植結構,擴大旱作農業和節水農業;烤煙、玉米、瓜果、蔬菜等農經物可擴大袋育苗和制缽育苗等方法,即可節約用水又不延誤栽種節令。同時,還要注意干旱可能造成電力緊張,給工業生產和城鄉人民生活帶來不利影響,要及早準備好應對措施。
數家上市公司受影響
云南省持續的干旱已經對一些公司和行業產生了影響。
上市公司中,地處云南的綠化苗木種植企業綠大地就深受旱災影響,因為持續旱災及其引發的病蟲害,該公司將去年11月初預測的2009年業績增長20%-50%修正為下降30%以內。云南省從去年7月至今經歷了罕見旱災,其中普洱市旱情最為嚴重,公司主要苗木基地思茅地處普洱,旱災造成了一定的存貨損失。
各地紛紛行動起來 多措并舉應對大旱
近段時間以來,為了應對這次60年一遇的大旱,云南各州市縣紛紛啟動抗旱應急預案,動員相關部門和廣大群眾行動起來,多措并舉應對大旱。
為了應對這次大旱,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先后投入了1400余萬元,重點投向保障群眾生活用水上。據了解,在保障全州13個市縣城區供用水基礎上,紅河州將重點解決27個鄉鎮府駐地供水困難的問題,并計劃制作水箱分發到各運水點。對有條件取水的地區,紅河州水利局提出因地制宜,采取引、提、抽等措施,對小水窖、小水池進行抽水補水。另外,加大從河流、龍潭提水到水庫補水的力度,努力開辟抗旱水源的挖潛增蓄工作。
旱情日趨嚴重,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目前啟動了抗旱應急預案較大級(Ⅲ級)應急響應。州、縣防汛抗旱辦24小時值班,實行旱情、災情報表日報制,州防汛抗旱指揮部分8個工作組赴各縣指導抗旱救災。全州確定以城鄉居民飲水安全為首要保證目標,兼顧解決好其它用水。
普洱市墨江等縣為了抗旱保生產、保民生,采取了“先生活、后生產,先節水、后調水,先地表、后地下”的供水原則,把解決好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強化責任制,從人力、物力、財力、技術等方面開展抗旱工作,涉農部門組成工作組,深入到一線指導和幫助農民抗旱保生產。
云南省氣象局2月3日再次發出干旱紅色預警,云南省未來一周綜合氣象指數仍為干旱,旱情將進一步加劇。云南各地水利部門均表示,如果干旱持續下去,小春作物大面積絕收將不可避免,各地群眾的飲水困難將進一步加劇,尤其山區、半山區農村群眾的飲水困難問題將會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