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又到了新一屆大學畢業生找工作的時候 ,雖然隨著金融危機的淡去,就業形勢預期會有所改觀,但誰都知道,現在想找到一份自己滿意的工作并不容易。而下面一位2008屆畢業生的求職之路,是現今大部分畢業生的真實寫照。
就業故事:
人物:翟浩毅;畢業時間:2008年7月;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本科專業;現就職:社區居委會。
畢業時,翟浩毅和其他大學生一樣滿懷著對未來的憧憬,在招聘會上找工作。不料,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影響,就業市場處于低迷狀態,他很難找到與所學的國際經濟貿易專業對上口的用人單位。跑了十幾次招聘會,應聘多家單位仍沒有合適的工作崗位。2008年8月,他不得已到一家物業公司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月薪900元。專業不對口,跨度太大,興趣不高,翟浩毅工作很吃力。直到今年4月底,他感到單位管理不正規,未來沒有發展,便與單位告辭了。
2009年6月,翟浩毅參加了市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組織的高校畢業生公益崗位招聘考試,經過筆試、面試,他最后被南開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公益崗位錄取。雖然公益崗位工資不高,但翟浩毅表示,在公益崗位最大的體會是能得到鍛煉,開闊視野,有學習的機會,特別是提升了自己與普通民眾溝通交流的能力和技巧。翟浩毅說,自己現在就是覺得懂得太少了,要學的東西很多。職場上的很多東西,是從學校書本上學不來的 。自己非常慶幸能在這個崗位上工作,學到很多豐富的職場經驗。
專家點評:
1.翟浩毅的求職經歷,客觀顯現了現代大學生對不同時期、不同條件、不同環境、不同職業的動態認知過程。職業選擇是人生大事,不要人云亦云。要從性格、興趣、特長、專業整體考慮。只要自己喜歡、有興趣、能力適合的職業就應重點考慮。邁入職場的第一步應當是基層,基層不是單指農村,而是最平凡、最普通的工作崗位。因為,這里才是你積累經驗、提升能力、茁壯成長的舞臺。
2.新生勞動力多具備高等學歷。如何適應環境?怎樣求得發展并順利步入職場已是擺在每一位高校畢業生面前的重要課題。現代高等教育的培養方向應該是重基礎、寬領域、強能力。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特別是科技進步與技術創新的全面升級,未來社會對人力資源綜合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在大城市工作的新生勞動力多數都將具備高等學歷。
3.要深刻理解專業與職業的關系。每一位畢業生都非常希望所學專業與從事的職業相吻合。但要看社會發展,看市場需求,一切以需求為導向。翟浩毅屬于所學專業與從事職業不吻合的案例。畢業生所學專業與從事職業不吻合并不一定不好。許多事例證明,懂得一定專業理論知識,從事管理、營銷等崗位的成功人士,恰恰是在其崗位上具有別人沒有的專業技術知識而勝出一籌,工作是骨干,理論是專家,業績是冠軍。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今后社會需要的是既懂得一定專業理論知識,又有一定的綜合職業技能,且溝通協調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