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值“金三銀四”招聘旺季,網上求職、求職中介、招聘會求職……花樣繁多的求職方式給大學生求職帶來了更多的便利,但同時也給大學生就業帶來了一些疑惑。日前,西南農業人才網公布了一份關于求職陷阱的調查數據報告。數據顯示,逾五成職場人將求職者遭遇招聘陷阱的原因歸結為求職心切。求職心態過急成為求職者找工作過程中的絆腳石。
維權講座 學校要多開展
由于目前很多大學生還不了解有關勞動法規的知識,面對人才市場上紛繁的職位信息和求職渠道,一些受訪的大學畢業生們提出了自己的期望和看法。福建師范大學應屆生小蘇表示,希望學校多做一些相應的宣傳指導,開展一些大學生就業維權方面的講座。
應屆生小吳則認為,學校可以為大三、大四的學生專門開設有關勞動法律方面的課程,對畢業生進行集中培訓,指導畢業生應付求職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比如如何簽訂勞動合同、勞動權益受侵害時如何投訴等等。
網絡求職 口碑網站相對靠譜
如何才能避免踏入招聘陷阱呢?在走訪人才市場時,一些有經驗的求職者表示,要避免踏入招聘陷阱,最主要的是要選擇正規求職的途徑。其次,求職者要對用人單位信息進行仔細核實。再次,求職者要認清自身實力不被天上掉下的餡餅所誘惑。
求職者大多表示,為規避招聘陷阱,還應當選擇正規途徑的求職。那么受到職場人信賴的求職渠道有哪些呢?調查顯示,除了傳統的依靠熟人關系介紹和現場招聘會是職場人信賴的求職方式外,通過招聘網站求職也成為最受職場人信賴的求職渠道。
網絡招聘作為近年來新興的招聘方式,因其信息量大、迅速便捷而成為眾多求職者選擇的主要求職方式。但是互聯網的信息量龐大而又魚龍混雜,職場專家告誡各位求職者,應選擇規模較大、知名度較高的招聘網站。“這些網站受關注度高,會很注重信譽,而且有實力,也不會為短期利益出賣求職者的權益!
最后7ahr職場專家提醒各位求職者,求職者找工作時心態要穩,別急于和企業簽訂就業協議。同時求職者還可以多多了解一些職場常識和勞動法相關常識,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在求職過程中保持警覺,避免陷入這些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