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就業趨勢
2010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多數地區都把科技和人才作為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環節,把做強做大優勢特色產業作為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的核心,大力發展農業強市優勢產業,建立農業示范區。
勞動社會保障部科研所和浙江大學就業與服務指導中心提供的相關材料,獨家發布2010高校就業趨勢預測:總勞動力富余,專業技術人才缺口不小,農業缺218萬,工業缺1220萬,第三產業缺口325萬。
第一產業:2010年農業科技人才需求達到幾百萬人,但是相關人才供給有限,根據國務院頒布的《農業科技發展綱要(2001-2010)》數據,我國共有涉農院校43所,在校學生大約為9萬,教學和科研人員為3.5萬人,130萬大中專畢業生中已有80萬離開了農業。2010年人才缺口達到218萬人。
在看到人才需求加大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不少的人離開了農業。根據一些農業院校公布的就業率報表顯示,農業專業的就業率都在百分之八十五以上,但真正從事與專業對口或者有關聯的達到了多少呢?高就業率足以屏蔽農業專業就業的實質問題。因此在我們統計學校就業率的同時,最好也發布與專業相關的實際就業率/
2.2招聘求職狀況
農業就業渠道相對較窄。除了農業事業單位,部分農業企業容納部分農科類畢業生外,城市里再也沒有容納他們的地方了。隨便挑一份當地求職報刊,在上面幾乎沒有合適這類專業的招聘信息;如果是因為不夠專業的話,買份《前程招聘》,上面也不會有這類信息。上去一些地方代表性的人才信息平臺(智聯招聘,中華英才網等),有的甚至連農科這個類型的信息都沒有,就算有的也只是三,兩條信息;再就去一些全國性,專業性的農業人才信息平臺(中國農業人才網,農博網),但實際上此類平臺信息量也很少,地域也不好確定,而且基本是都是需要多少年工作經驗的,真正適合農科畢業生的少之又少。依據農業特點,缺少區域性的農業人才網。目前只看到西南地區的西南農業人才網(www.88888263.com)還可以提供許多本地有用的信息。
既然城市不需要他們了,就到農村去,農村的前景就很好嗎?
現在國家都很重視農村工作,鼓勵大學生到農村去工作。農村很苦:交通落后,信息不發達,生活單調,工作環境,工作待遇,工作前景都比上城市,這個很多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工作對農村第一印象。很多人都不愿意到農村工作,第一是條件差,第二就是很多人都是農民家庭出身,父母供孩子讀書,好不容易畢業,以為苦日子到頭拉,希望孩子在城里找份工作,好好發展,就別再回農村。這是爹娘對孩子期望,很簡單的期望,嘔心瀝血供孩子讀完大學,孩子如果還有點良心的話,會傷他們脆弱的心嗎?有勇氣跟爹娘說:“爸,媽,我要回農村工作。”或者很多父母都不吭聲,但誰又知道他們的心在流血?
2010上半年, “某省2010年高校畢業生農業類招聘會”舉行。本次涉農專業招聘會上,省內外400多家用人單位現場提供了一萬多個工作崗位,卻只吸引了不到1萬名畢業生前來應聘,其中7000多人達成了就業意向。有關人士分析說,很多畢業生不愿從事和“農”字沾邊的工作,看到農業類招聘會,干脆就不來參加了。
本次招聘會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主辦、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承辦、歷城區東風辦事處協辦。上午不到7點,已經有學生陸續進入省招聘會現場。記者在現場看到,山東環山集團有限公司、力諾瑞特太陽能有限公司、濟南力邦化工有限公司、三星集團、德國巴斯夫(中國)有限公司等400多家國家、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跨國公司前來招賢納士。用人單位為畢業生提供了沼氣、花卉、園林、畜牧、鄉鎮規劃、物流等一萬多個就業崗位。
在招聘會現場,畢業生與用人單位互動熱烈,用人單位熱情回答畢業生的咨詢。為了吸引畢業生下基層工作,很多企業開出了優厚的條件。
“農村崗位多,以往畢業生一般都不太愿意去,畢業后都想留在大城市。”一位企業負責人表示,很多畢業生不愿從事和“農”字沾邊的工作,認為很土,很沒前途,有很多畢業生看到是農業類的招聘會,干脆就不來參加了。但也有一些大學生給用人單位遞上自己的簡歷,表示愿意下基層工作。經過雙向選擇,7000多名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達成了就業意向。
“農村市場很大,需要的畢業生也很多,我們非常歡迎涉農專業的學生來工作。”一家企業負責人說道。
一方面農業需要人才,另一方面人才卻不愿意進入農業發展。
在2010年度求職強度較小的本科專業排行榜(top100)中,農學專業求職強度較小,相比較全國本科每拿到一份工作邀請所需投出的求職份數12份來說,處于一個相對較容易的地步。
序號 |
本科專業名稱 |
每拿到一份工作邀請所需投出的求職份數 |
1 |
農業資源與環境 |
2 |
1 |
農學 |
2 |
18 |
園藝 |
4 |
23 |
動物科學 |
5 |
|
全國本科 |
12 |
注1:每拿到一份工作邀請所需投出的求職份數=從求職到現在或接受第一份工作時,總共申請工作的份數/從求職到現在或接受第一份工作時,總共獲得的工作邀請份數。
注2:個別專業因為樣本不足,而沒有包括在內
數據來源:麥可思-中國2009屆大學畢業生求職與工作能力調查。
《2011西南地區農業領域招聘求職報告》參見:http://www.88888263.com/2011Re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