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疫情、秋汛考驗,“三農”工作交出滿意答卷
發布會上,去年“三農”工作如何克服疫情、秋汛影響受到輿論關注。
劉煥鑫回答記者稱,一年來,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我們著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做好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總的看,2021年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鞏固和拓展,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他介紹了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防風險。全面建立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機制,近70%的監測對象已消除風險,其余人員均已落實幫扶措施,經過一段時間努力可消除風險。對受災脫貧人口及時采取幫扶措施,因災返貧致貧風險得到有效化解。
二是抓銜接。對脫貧攻堅期間的幫扶政策分類調整優化,出臺33項銜接政策。確定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并出臺14個方面傾斜支持政策,深化東西部協作、定點幫扶和易地搬遷后續扶持,鄉村振興機構完成組建,開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考核評估,銜接工作有序推進。
三是促發展。中央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投入1561億元,比上年增加100億元,其中用于產業發展的比例超過50%。幫扶脫貧勞動力實現務工就業3145萬人,比上年增加126萬人、增長4.2%。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達到12550元,比上年增加1810元、增長16.9%。
為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劉煥鑫提到下一步還將重點在完善監測幫扶機制、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強化重點區域幫扶、推動脫貧地區幫扶政策落實四個方面下功夫。
而針對秋汛影響冬小麥大面積晚播,唐仁健坦言這是“當前‘三農’工作尤其是農業工作中碰到的最大的困難”,也是“目前我們最憂心的一件事情”。
他表示,“當時大家都注意到,像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陜西5個省有1.1億畝小麥是晚播麥,晚了多少呢?大體半個月左右,這占了小麥播種面積的1/3,以前沒有過。目前看,雖然冬小麥經過努力耕作,面積基本保持了,跟去年差不多,但是苗情因為剛才講的情況,長勢非常復雜,奪取夏糧豐收面臨空前的挑戰和困難。”
為奪取夏糧豐收,唐仁健從抓好麥田管理、抓好防災減災、抓好春耕備耕三個方面介紹了當前的工作重點。其中,他提到,當前最最要緊的是抓住小麥返青、拔節和灌漿這三個關鍵生育期,通過上技術、上措施,力求最大限度地追回產量。
唐仁健披露,“目前,我們已經把晚播麥的分布情況,按出苗的類型細化到了省市縣鄉,形成了底圖,下一步精準指導就有了基礎。最近,農業農村系統已經組織大批力量下沉到了一線,包省包片,加強精準指導服務,力爭能夠讓適期播種的小麥多增產,晚播的小麥不減產或少減產。”
“面對這種復雜情況,我們將以背水一戰的態度、超常超強的力度,千方百計保夏糧,打好全年糧食豐收第一場硬仗。”唐仁健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