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貫徹落實《四川煙草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推進方案》工作部署,做好省煙草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協調推動川煙產業高質量發展各項工作。研究制定煙草產業發展目標措施,推進煙草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指導煙葉生產和多元化經營。組織實施省煙草發展專項資金扶持項目。(責任單位:煙草處)
十五、大力恢復發展生豬生產,全面實施“川豬”、“川牛羊”產業振興行動。繼續堅持防、堵、封、控、消策略,切實強化非洲豬瘟防控各項措施落實,扎實做好全省春秋兩季重大動物疫病集中強制免疫工作。協同開展“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生豬專項考核,優化生豬產業布局,加快推動已開工規模養殖場釋放產能,支持中小養殖戶建設一批標準化養殖場,確保全年出欄生豬6000萬頭。積極發展家禽、肉牛、肉羊、肉兔等其他畜禽產品,擴大替代肉類供應。深入推進畜禽養殖標準化建設,建設1000個畜禽養殖標準化場。做好全省奶業振興及生鮮乳質量安全監管相關工作。推動飼草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川西北高寒地區飼用玉米等青貯飼用作物的引種示范工作,加強草牧業基礎設施建設,因地制宜推廣科學種養發展模式。繼續推進生豬屠宰企業標準化創建工作。加快實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全年全省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5%以上,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5%以上。(責任單位:畜牧獸醫局、省畜牧總站、省動物衛生監督所、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省畜牧科學研究院、省草業技術研究推廣中心)
十六、加強全省飼料質量安全監督抽檢、飼料中抗生素等藥物專項監測、混合型飼料添加劑風險評估和獸藥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動物源細菌耐藥性監測。完善檢打聯動機制,實施飼料獸藥生產企業重點監控名單和黑名單制度。深入推進以秸稈換肉奶、生豬優質飼料保障、檢驗檢測能力提升等工作,繼續開展飼料凈化、獸藥質量提升、獸藥市場清潔行動,繼續加強“瘦肉精”、獸用抗菌藥專項整治,進一步推進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試點和獸藥追溯工作。(責任單位:飼料獸藥處、省飼料工作總站、省獸藥監察所)
十七、大力改造稻田、冬(囤)水田及老舊池塘,建設一批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基地、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基地,鼓勵發展體驗式漁業、創意漁業、分享漁業等新業態,全省水產品產量達到161萬噸,漁業經濟總產值達到530億元。強化漁業資源養護,嚴格落實禁漁期制度,加強長江禁漁目標責任考核,深入開展“亮劍2020”系列專項執法行動,進一步加強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基礎設施及管護能力建設。加強水生動物疫病監測防控,嚴格水生野生動物馴養及經營利用管理。持續推進長江(金沙江)河長制湖長制相關工作。完成長江流域捕撈漁船退捕任務,扎實做好禁捕管理工作。(責任單位:漁業漁政管理處、省水產局)
十八、以永久基本農田、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為重點,新建高標準農田380萬畝,新增高效節水灌溉46萬畝。推動耕地質量監測點位涉農縣(市、區)全覆蓋,開展縣域耕地質量等級評價,啟動四川省耕地質量數據平臺建設。推進輪作休耕試點區域耕地質量監測評價工作。制定四川省高標準農田建設激勵評價辦法。完成“十二五”以來高標準農田建設情況評估。積極對接國家層面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編制進度,加快推進四川省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編制工作。(責任單位:農田建設管理處、成都土壤肥料測試中心)
十九、深入開展全程全面機械化示范創建行動,率先建成一批全程全面機械化示范縣、全程農業機械化示范區、“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推進提灌站建設和老舊提灌站更新改造,因地制宜建設一批太陽能提灌站。強化農機試驗鑒定公益性基礎工作。繼續在178個農牧縣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建立省級信息化平臺,推進農機購置補貼綜合獎補試點、新產品補貼試點和報廢更新試點,擴大機具品目、提高補貼標準,實行“應補盡補,敞開補貼”。加強“10+3”特色農機研發,攻關一批“四川造”農機裝備。加強農機化質量監管工作,持續抓好平安農機創建。新增農機總動力100萬千瓦,農機化水平提高2個百分點。(責任單位:農業機械化處、省農機監理總站、省農機化技術推廣總站、省農業機械鑒定站、省機電排灌總站、省農業機械研究設計院)
二十、持續推進企業類農場公司化改革,進一步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穩步推進農墾企業股權多元化改革,開展農墾(農場)國有資本組建產業化運營公司試點。穩步推進廳直屬場站清產核資、分類處置、脫鉤劃轉等工作。繼續推進國有農場爭議土地確權工作。推進熱作標準化生產示范園創建。(責任單位:農場管理局、省南亞熱帶作物發展中心)
二十一、加強農業農村經濟形勢運行態勢分析,做好主要農產品市場價格監測預警。推動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推動“四川省數字三農大數據平臺”建設,開展數字農業園區建設試點,推動生產智能化、經營網絡化、管理高效化、服務便捷化。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工程。打造一批可持續運營的益農信息社示范社、標桿社。爭取“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試點。組織實施“中國農民豐收節”四川省慶;顒印#ㄘ熑螁挝唬菏袌雠c信息化處、廳信息中心)
二十二、推進跨區域農業社會化和農產品烘干冷鏈物流綜合服務體系建設。引導和鼓勵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雙主體”化發展,加快制訂農業社會化服務標準體系。建立省、市、縣三級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名錄庫,及時跟蹤服務質量。規范引導農業生產托管項目,帶動扶持小農戶試點。提升和創建農業社會化服務示范縣50個。認定100家農業社會化服務省級示范主體,打造全省農業社會化服務骨干隊伍。推進西南農業社會化服務協作中心建設。建設和完善農產品產地集配中心和烘干中心,冷鏈物流設施靜態庫容達到760萬噸、日烘干能力達到80萬噸以上。(責任單位:服務體系建設指導處)
二十三、完善家庭農場支撐政策和工作機制。進一步細化、實化家庭農場扶持政策,創新家庭農場金融產品和綜合保險辦法,開展家庭農場重點縣創建,規范省級示范場和典型家庭農場評價辦法。建立健全家庭農場季報制,出臺《四川省家庭農場名錄系統管理辦法》;I建“四川省家庭農場發展創業聯盟”,增強家庭農場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能力。統籌構建“一主多元”教育培訓體系,創新培訓方式,加快培訓目標轉型,培育新型職業農民3.6萬人以上。打造農村雙創升級版,啟動建設新農民新技術創新創業孵化基地。(責任單位:職業農民與家庭農場發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