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位于廣東省江門市的新會區,新會這里的柑橘很特別,果皮要比果肉更值錢。將柑橘取出果肉以后,皮經過晾曬,放置三年以上的可以稱作陳皮,有健脾和胃,理氣化痰的作用。新會陳皮有著上百年的歷史,也曾是古時候的皇家貢品。
在新會,陳皮就像蔥姜蒜一樣融入了當地人生活的點點滴滴,陳皮鴨、陳皮五花肉,陳皮綠豆沙,應有盡有。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這道“陳皮老鴨湯”:用新鮮老鴨,洗凈汆水,將陳皮用水浸軟,刮去白瓤,再同老鴨一起放入煮開的清水,配合紅棗、姜片、米酒,武火煮沸,轉小火燉一個半小時,下鹽調味,這道頗具地方特色的陳皮老鴨湯就出鍋了。
在新會,陳皮的歷史由來已久,所謂陳皮,“越陳越貴”。新會每年都會舉辦比賽,拍賣“陳皮皇”,那些存放了上百年的陳皮,100克就可以賣出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高價。
黃建社:4年的陳皮價格要到400多元一斤,這個8年陳皮要800多元一斤。
記者:年份翻倍價格也翻倍。
黃建社:2002年產的15年陳皮,價格要2000多元一斤。我手上這款70年代的
記者:40年
黃建社:對,差不多要8萬多元一斤。
它能一克上萬 也能一顆過百 賺翻
陳皮的主要成分都在這個被叫做“油包”的東西里,油包越大越多,皮的品質越好。隨著時間的增加,食用和收藏價值也就越大。想用陳皮賺錢,必須要等,少則三年,多則幾十年上百年。
可在2013年,黃建社卻不要等了,他發現了一個商機,要用當地新會柑橘的橘皮,賺快錢。不用等三年,當年就可以賺錢。
當記者問他怎么做到的時候,他的表現卻讓記者很吃驚。
黃建社:啊,確實是,包括,啊,現在,我們,啊
記者:想好了就可以開始,怎么想怎么說沒關系。
記者:肯定因為你覺得它有市場你才會去做它吧?
黃建社:嗯
記者:為什么停住了
它能一克上萬 也能一顆過百 賺翻
雖然黃建社不能言善道,面對鏡頭更是緊張到不知該怎么說話,可別人說起他干的事,都是贊不絕口。
新會區副區長:之前第一次見他,就感覺這個人不善言談,比較沉默。但是他做企業非常用心,他這個人應該說是一個做實業的人,而且是一個非常認認真真做事情的人。至于他后面的產品品質非常高,這也是息息相關的。
白馬村村委會主任:他做得非常好,產品方面做的很精辟,周邊來說他做的是最好的一家。
黃建社2013年開始創業,2016年銷售額就近3000萬元,2017年預計實現銷售額5000萬元,而讓他實現財富爆發的東西就是它。
采摘新鮮的柑橘,經過開口、剔除果肉、清洗后再將普洱茶放進柑橘殼,一起晾曬,它就是柑普茶。
黃建社原來和妻子經營著一家茶葉店。一個偶然的機會,他注意到市面上開始有小作坊在做這種橘子皮包著的茶,這讓他發現了商機。
黃建社:這兩種在中國流傳,千年以上的這么好的產品,結合在一起,又是一種健康的產品,我覺得應該可以,傳播到千家萬戶,傳播到更廣的地方去。
黃建社認定這種結合了陳皮和普洱的產品,如果規范生產,一定會有廣闊的市場。然而當他決心,進入柑普茶市場之后,并沒有著急去做產品,反而決定要先找一個東西。這種東西很難找,可找到了就可以一招制勝。
黃建社:可以說,這一個應該可以說是絕無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