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推動改革六大新突破
提出系列突破性舉措和高含金量政策
推動六大改革新突破是一大亮點。楊秀彬介紹,文件聚焦放活土地經營權實現形式、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創新財政支農方式、用地保障、推動解決“誰來種地”、改革推進機制等6個方面,在激活“人地錢”三要素上提出一系列突破性舉措和高含金量政策。
推動土地股份合作成為規模經營主流模式和發展穩定農戶承包權、經營權股份化的家庭聯產承包股權制被首次寫入省委1號文件。文件還提出推動制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條例,支持和鼓勵發展多種形式村級集體經濟,這一探索走在全國前列。農村發展無地可用困境也有望破解。文件提出,允許村莊整治、宅基地整理等節約的建設用地通過入股、聯營等方式,重點支持鄉村休閑旅游養老等產業和農村三產融合發展;探索農村集體組織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空閑農房及宅基地。
財政補助改股份、改基金、改購買服務、改擔保、改貼息“五補五改”轉變也是重點。如支持農民合作社或有條件的集體經濟組織開展資產收益扶貧試點;鼓勵市縣設立農業產業發展投資引導基金等。
文件還聚焦農業科技人員、新型職業農民、返鄉農民工“三支隊伍”,提出全面推廣農業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改革試點經驗,建立職業農民培育認定機制,實施農民創新創業行動,不斷激活“人”這篇關鍵文章。
C
列出80個建設項目
更加聚焦年度目標任務的落地落實
文件還首次提出發展安全農產品、優質專用農產品、特色個性農產品和功能農產品“四類”農產品的鮮明導向,尤其是首次提出探索開發功能性農產品。首次以單獨板塊強調全面拓展農業供給多種功能,提出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森林康養、創意農業、農村電商、農產品加工業、農產品冷鏈物流業等6個新產業新業態,重點聚焦農產品加工業和冷鏈物流業。
楊秀彬介紹,文件不僅有以上亮點舉措,更圍繞培育“川字號”特色農產品品牌、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培育和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加強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農村社會事業等5個方面提出了49個目標、80個建設項目。“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項長期工作,在著眼長遠方向的同時更加聚焦今年目標任務,并通過一系列建設項目落地落實,是今年省委1號文件區別于以往的一個最大特色。”楊秀彬表示。
文件提出,今年完成建成現代農業產業融合示范園區200個、建成高標準農田387萬畝、解決5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飲水問題等目標,明確建設功能農產品示范園區和生產基地、加強農產品“互聯網+”質量追溯體系建設、全面實施鄉村旅游富民工程、加快實施農產品產地初加工項目、開展國家冷鏈物流發展試點等項目。
楊秀彬表示,今年將加大督查力度,對市州落實文件情況開展專門的督查推進。(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